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馬歆Cyndi

《論語》樊登講論語︱君子謀道不謀食

接下來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,幫助我度過了人生最缺錢的時候。


那時候在電視台打工,很焦慮,還房貸老還不上,壓力很大。然後就老覺得萬一這個節目没有了,這房貸可就還不上了,就緊張,壓力很大。


子曰:“君子謀道不謀食。耕也,餒在其中矣;學也,祿在其中矣。君子憂道不憂貧。



”你如果立志想要成為一個仁人君子,你想成為一個追求形而上的人,對自己有道德要求的人,你應該謀求的是“道”。


什麼是“道”呢?你是不是在努力地接近宇宙的真相?你是不是在努力地了解這個世界是怎麼運轉的?你所做的這些行為是不是對這個時代有意義,在幫助這個時代前進?這些事都是很大的問題。

但是這些大的問題能够解決我們生活當中的痛苦。好多人覺得哲學没有用,覺得哲學不如賺錢來得有效。但是賺錢越多痛苦越多,如果你一天到晚只想著賺錢這件事,你發現很多人很有錢,但是照樣很痛苦。


大家都見過吧,很多很有錢的人過得很痛苦,思考那些大而無當的,跟“道”有關係的話題,讀《莊子》《老子》《論語》《亞里士多德》《牛頓》這樣的書,對你的生活看起來没什麼用,但它能够安慰你的靈魂,它能够讓你突然之間覺得好安靜,覺得那點錢不是什麼大問題。因為你的格局和視野放大了。


 

所以孔子講:“君子謀道不謀食”,君子每天要努力探索的是“道”而不是“食”。 “食”代表物質,代表吃的這個東西,為什麼呢?如果你就耕地,我為了掙錢、安全感選擇天天耕地,“馁在其中矣”,就是你照樣會餓肚子。最勤奮的那些農夫,在饑荒發生的時候也一樣吃不飽飯。


因為“耕也,餒在其中矣”,你看起來是天天都在努力地工作,天天在努力地掙錢,你該受窮的時候你還是會受窮。


然後”學也,祿在其中矣”,看起來這個人整天鑽研什麼事,不知道在幹嘛呢?他該賺錢的時候照樣會賺錢,他一樣能够獲得報酬。

在孔子的那個時候,一個人想要靠學問獲得報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因為那個時候主要還是靠耕地。但是今天你会發現,大部分人都是靠學問在賺錢。靠體力勞動在賺錢的只能够拿到這個市场的平均價格,不會特别高。


靠認知水平賺錢的人,可以拿到十倍、百倍於别人的收入,這就是現在這個社會的特點。因為全部都是知識經濟,誰的認知水平跟别人不一樣,有差距,誰賺錢多,就是這樣。所以孔子說你别整天光想著錢,光去耕地,該挨餓的時候照樣挨餓,你每天努力地學習也有賺錢的機會。

最後一句叫“君子憂道不憂食”。所以你也不用為還不上房貸這件事太過擔憂,擔憂也是分散精力、損傷元氣的東西,過度的擔憂會使得你生病,搞不好會得重病。


那“憂道”的時候你就開心了,因為想不明白的時候都挺開心,想明白了更開心,有一點小得就開心得不得了。


所以你看牛頓在算那些他的數學原理的時候,好多人看牛頓的工作量覺得不可思議,咱們現在求對數都是拿計算器求對書,“啪”地一下出來了。


牛頓是拿手求對數,求幾十上百個不同的對數,用手算一個一個地算出來。然後牛頓自己跟别人講說,我都不好意思說我算了多少遍,因為它實在太好玩了。他實在是太喜歡算這些東西了。

你就想想看一個“憂道”的人是多麼快樂。孫悟空在他師父那兒聽講的時候,突然之間手舞足蹈跳了起來。然後師父問:“你幹什麼呢?這個潑猴。”

這個孫悟空說:“法喜充滿。”就是聽得高興了,就突然之間意解心開,就受不了了。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够“憂道”,你每天想一些規律、大事、哲理、歷史,就很開心,不要為房貸這樣的事太焦慮。

因為那個東西確實有時候是有運氣的成分,當然你要努力做事,要負責任,這個是要做的。但是你也得知道,運氣的成分也會造成收入的波動,反過來你心態如果變得更好,你不斷地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,你賺錢的能力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强。


所以子曰:“君子謀道不謀食。耕也,餒在其中矣;學也,祿在其中矣。君子憂道不憂貧。”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